妈妈讲述: 小豆包今年4岁了,虽然是个男孩子,却特别爱哭。这不,刚刚跟邻居家的弟弟在一起玩了不到十分钟,就因为弟弟抢了他的东西哇哇地流起眼泪来。小豆包真的是个特别特别脆弱的孩子,不止这一件事,经常一天当中能看到好几次他掉眼泪。早上起来看不到妈妈会哭,东西被别人吃掉了他也哭,玩具掉到地上捡不到他还是哭……虽然一家人都在尽量地保护这个孩子,可是整天看着他这样哭也免不了让人心烦。哎,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啊!
孩子爱哭总是让家长很烦躁,打不得也骂不得,好好劝也不听,你知道孩子这究竟是怎么了吗?一般来说,孩子爱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: 1、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气质来说,就是“情绪本质”负向的孩子。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时,通常会以负向的情绪:如哭闹、发脾气等来表达。这是他的个性倾向,但家长不了解,就容易跟着孩子闹脾气,以致于亲子之间经常闹得不愉快,而无法心平气和地教导。 2、哭只是获取的手段 现在的家长孩子生的少,太过宝贝孩子,怕孩子哭,所以,从小只要孩子哭,大人总是满足他、妥协,让孩子感觉到“用哭来得到想要的”或“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”是很有效的。 3、语言表达能力不够 由于家长或带孩子的人照顾太周到,从小孩子不必说话,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、用指的,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,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无法成长,于是惯用哭闹动作来表达。 4、父母的态度过严厉 大人太凶,一点小事就对孩子疾言厉色,吓坏了孩子,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“小媳妇”以博取同情。 5、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连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满足。如:父母不常陪伴、接近的孩子;或者大人总忙着照顾小的或忙着自己的事。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:如:被爱或安全感等不满足,就会显得焦虑、不安,表现出来的是爱哭或不快乐的神情。 ——————妈网小编为您支招————— 第一招:若哭是性格所致 要使孩子爱哭的性格有所改变,爸妈必须在平时的家教上下功夫,对孩子不能一味溺爱、放纵和娇宠,不事事包办代替,给孩子更多自主的机会。为了帮助爱哭的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,爸妈应当从培养能力、增强自信开始。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,要去努力战胜困难。对于他们与困难作斗争中取得的点滴成绩,爸妈应该给予及时和明确的肯定,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,有信心去进一步战胜困难。 第二招:若哭是需要被关注 感到自己被忽视的孩子,父母平时要多给予关怀,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。比如,孩子想妈妈了,而妈妈加班还未回家,孩子委屈得不得了,乱扔东西,怎么劝都不行。其实这是因为他(她)可能觉得自己被“抛弃”了。这时,家里人可以有意识地提起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一件事,转移孩子的注意力。等到妈妈回家之后再给孩子做出补偿。切忌不要训责,否则会愈演愈烈。 第三招:若哭是无理取闹 孩子无理取闹,试图以大哭来达到自己的无礼要求,父母可适当采取置之不理的忽视方法,让孩子觉得哭不能引起成人的注意,从而减少次数。不过,采用这种方式,爸妈首先应和孩子讲道理,当孩子对道理置之不理时,爸妈再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来应对。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,爸妈不要被“眼泪”所打动,一时心软,而予以满足,否则会造成孩子今后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惯性。 |
|